业内新闻
业内新闻
网站首页 > 业内新闻 > 业内新闻
分析师:运费与租船市场“错位”明显!明年或将迎来调整!

       据德路里(Drewry)最新市场报告,当前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的“错位”现象正愈发明显:运价持续走弱,而租船市场却依旧火热。该机构分析认为,这种错位或将持续至明年,随后才会迎来调整。
        德路里报告称,尽管今年以来全球主要航线的即期运价持续回落,但集装箱租日租金仍稳步上行,平均水平较2019年高出约两倍。一些班轮公司据此认为,外界关于“市场运力过剩”的说法被明显夸大。
       德路里指出,运价与租船价阶段性背离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本轮周期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都刷新纪录。过去五年,大部分时间里租船市场维持在高位运行。
       运价更容易受到供需变化的直接冲击,而租船价格通常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因为大量租约为中长期合约,一旦签署便锁定价格。如今,这一老问题再次出现,但力度更甚以往。德路里认为,当前运价与租船价“脱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船舶供应紧张,市场结构趋于僵化
      此次背离的核心原因在于“船源稀缺”。虽然从需求端(即期运价下跌)来看,市场似乎正在降温,但可租赁船舶的供应依然有限。MSC、CMA CGM等主要班轮公司在过去两年大量收购二手船,导致非经营船东(NOO)可供出租的船舶池显著缩水。
       截至2025年10月初,班轮公司自有船舶在全球船队中的占比已从2019年底的54%上升至64%。这一结构性变化降低了市场流动性,却反而强化了船东的议价能力,使其能在短期运价波动中依旧锁定高价长期租约。

地缘政治干扰导致航程延长
      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尤其是红海局势的不确定性)迫使船公司绕行好望角,改变传统航线。这不仅增加了航程时间,也减少了有效运力,并带来船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推高了即期及定期租船的需求。

班轮公司战略行为与“提前锁租”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选择通过长期租船来保障运力稳定,以维持服务可靠性、履行联盟承诺,并对冲潜在风险。这种“前瞻性锁约”策略导致租船需求激增,尤其集中在节能、环保型新船上。

监管压力与合规驱动的溢价效应
       IMO及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实施,使船东与承租人对低碳、双燃料及高能效船舶的偏好明显提升。这些船舶不仅符合新规要求,也具备更强的商业灵活性。在此背景下,合规船舶成为稀缺资源,其租金自然获得额外溢价。
       多重因素叠加,使得当前的非经营船东成为市场中最“抗压”、也最“得势”的群体。

那么,两大市场何时会重新对齐?
      德路里认为,至少在明年,这种背离仍将持续。航运公司将继续签订长期租约锁定运力。根据其最新预测,2026年八个主要船型(最高至8,500TEU)的平均日租金预计仍将小幅上升,而全球平均运价(含即期与长期合同)预计将下跌约16%。
       不过,长期来看,租船市场的调整终将到来——就像JP Morgan所言,“股市繁荣终将回调”。随着需求增长放缓、船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新造船源源交付,以及未来苏伊士运河通航常态化的可能性增强,租船需求的动力终将减弱,那些高价长期租约最终也会逐步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