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观察数据表明,巴西铁矿石出口量持续攀升,自一季度末以来持续放量,月度出货量均超历史同期水平。2025年一季度末出口量达7000万吨,二季度突破8000万吨大关,较2021年低谷时期(一季度5000万吨、二季度6700万吨)显著回升。
淡水河谷第二季度生产报告显示,其铁矿石产量达8360万吨,同比增长3.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北部S11D矿区创下季度产量新高,以及东南部布鲁库图矿区的稳健表现。
随着铁矿石产量的提升与运输量的增加,C3航线运价未来几周或将继续上行。船舶运力趋紧与货运需求上升,支撑了运费市场的坚挺态势。
在C3与C5航线上,市场呈现上升迹象。巴西至中国航线的运价已突破每吨20美元,澳大利亚至中国航线运价也超过每吨10美元。通过对比空载船数量与波罗的海指数可见,C5航线回暖主要源于可用运力缩减。
相比之下,C3航线近期的强势表现更多是受到市场情绪的推动。尽管驶往南大西洋的空载船舶数量未出现明显下降,但淡水河谷近期发布的铁矿石产量数据提升了市场对后期货运量增长的预期,从而进一步推高了运价。
另据监测,南美东海岸至远东的巴拿马型船即期运价在7月中旬触顶后逐步回调,但仍显著高于6月初的低位水平。
南美东海岸至远东地区的运价仍较一个月前上涨约9%。这一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夏季作物收获季预期的提振。此外,自3月以来,前往南美东海岸的巴拿马型船的运力供应持续收缩,而全年日均装货量则维持在较高水平。
上周,从美国墨西哥湾至远东的超灵便型船即期运费回落至每吨40美元,环比下降8%。在南美东海岸至远东航线上,运价也出现下行趋势,降至每吨37美元,但仍较上月同期高出20%。
近期市场情绪的乐观,主要源于运力收紧,目前可用船只数量已跌破90艘。与此同时,美国通用能源公司及美国铀浓缩公司日均装货量亦回落至不足30万吨。
好望角型空载船:大西洋地区的好望角型船运力供应仍显紧张。相比之下,太平洋地区空载船数量持续高位运行,尤其在澳大利亚区域表现突出。与此同时,印度洋及南非地区的空载船有所减少,较前一周环比下降6%。
巴拿马型空载船:大西洋地区空载船供应过剩现象显现,而印度洋/南非及澳大拉西亚地区的空载船数量分别较上周减少6%和10%。
超灵便型空载船:两大海域均出现供过于求现象。大西洋地区,北半球空载船供应量环比增长20%,南半球增长10%。与此同时,太平洋市场也呈现显著增长,印度洋/南非地区周环比上升25%,澳大利亚地区增长20%。
灵便型空载船:受船舶供应过剩影响,太平洋及北大西洋海域的空载船数量持续且显著上升。其中,北大西洋地区驳船数量环比增长24%,远东及北太平洋地区则增长17%。
进入第二季度末,巴西至中国航线的好望角型船运力需求有所回升,与去年同期约3700万吨的运输规模基本持平。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