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新闻
业内新闻
网站首页 > 业内新闻 > 业内新闻
首单官宣!象屿海装进军大型船市场

      日前,象屿海装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斩获首份21万吨级超大型散货船(Newcastlemax型)建造订单,标志着公司产品向着更高载重、更加绿色拓展,有力回应了“绿色航海,向新图强”的航海日主题。

       本次签约的21万吨级散货船总长299.95米,型宽50米,型深25米,具有载重吨位大、经济性强、操控性能优越、节能优势明显的特点,是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主力船型。象屿海装将针对该项目采用更高效的主机方案和节能设计,致力于打造符合国际最新规范、性能指标领先的精品船舶,进一步满足全球船东对碳排放控制与燃油效率的高要求。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这份订单来自日本船东洞雲汽船(Doun Kisen),总计2艘,新船计划在2027年交付。这批新船将采用传统燃料,预估单船造价约为7500万至7600万美元,交易总金额将达1.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1亿元)。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205000-210000载重吨Newcastlemax型散货船新船造价为77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8000万美元相比下降约4%。

       本次签约的21万吨级散货船将集成应用多项节能减排技术,如通过应用高效螺旋桨、创新节能附体及新一代线型优化设计,显著降低主机功率需求与燃油消耗;配备主机废气脱硫装置(EGCS)和压载水处理系统(BWMS),使硫氧化物排放满足ECA区域要求;主辅机配置SCR脱硝系统,满足氮氧化物排放T3要求及船舶设计能效指标第三阶段的要求。

     这份订单刷新了象屿海装的造船纪录。据了解,象屿海装目前以建造10万吨以下环保节能中小型散货船、油船、中小型不锈钢/特涂化学品船以及其他工程船为主。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象屿海装此前建造的最大船舶为82000载重吨Kamsarmax型散货船。

       此次订船的船东洞雲汽船是象屿海装的“老客户”。双方合作历史要追溯到2018年,当时在国内外船舶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洞雲汽船首次在象屿海装签订4艘63500载重吨散货船和2艘82000载重吨散货船。而在此之前,洞雲汽船基本选择在日本进行造船。

       洞雲汽船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船东之一。根据VesselsValue的数据,洞雲汽船旗下拥有并运营船队约150艘、总价值101亿美元,涵盖各型散货船、油船、LNG运输船、集装箱船、LPG运输船和汽车运输船。

       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洞雲汽船在建新船共计17艘,其中多达11艘由象屿海装建造,包括8艘散货船和3艘化学品船;此外还有恒力重工建造的4艘散货船和黄海造船建造的2艘化学品船。

      获得这一订单,是象屿海装制造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象屿海装通过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建造能力、产品质量和交付速度,在6.4万吨、7.9万吨、8.2万吨系列散货船和中小型不锈钢化学品船等领域批量接单,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客户口碑。

       紧跟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象屿海装也在节能减排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例如,象屿海装研发的“吉象”系列散货船、MR油轮及多货品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通过优化线型、风阻,增加转子风帆等,实现了更低的全船综合油耗、更大的载重量和舱容。同时,象屿海装还深入研究能源转换技术,在LNG和甲醇双燃料的研发与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并前瞻性开展氨燃料船舶的设计研究与技术储备工作。

       截至2025年6月,象屿海装累计接单214艘,已交付121艘,仍在手93艘,在手订单载重超过500万吨,64000载重吨散货船和中小型不锈钢化学品船两大主力产品手持订单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未来,象屿海装将继续秉持“匠心+创新”精神,持续深耕绿色智能造船技术,为全球客户打造更多“象屿智造”的海上精品,在服务海洋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中彰显象屿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