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府曾计划自2030年起全面禁止镍矿出口,旨在提升国内冶炼加工能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然而,这一政策在6月中旬被宣布撤销。本文将探讨该政策调整对当地货运格局产生的影响。
菲律宾为何提出镍矿出口禁令?
尽管菲律宾在全球镍矿储量中位列第六,但自2015年以来,该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镍矿出口国。2014年,拥有全球最大镍储量的印度尼西亚率先实施镍矿出口禁令,随后其政策几经调整,最终于2020年全面恢复,要求所有出口镍矿必须为加工后的产品。
?印尼的政策初衷是通过限制初级矿产出口,倒逼国内冶炼和加工能力提升,实现资源增值。这一目标已初见成效。据官方数据显示,印尼镍相关出口额从2014年的14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220亿美元,大量国内外资本持续涌入冶炼和精炼领域。如今,印尼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镍生产国。
同样,菲律宾也将禁止镍矿出口视为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之一。2025年2月3日,该国参议院通过法案,规定到2030年全面禁止未加工镍矿出口。然而这一政策在镍矿行业内部引发强烈反弹,最终菲律宾镍业协会对政府撤销该计划表示欢迎。
镍矿推动菲律宾航运需求增长
据TSOP数据显示,目前镍矿占菲律宾干散货出口总量的70%以上,其次是动力煤,占比略低于14%。其中,超过87%的镍矿出口至中国,主要用于不锈钢生产(占比约80%);近年来用于电池制造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约占15%。中国不锈钢产业的蓬勃发展持续推高对菲律宾镍矿的需求,而随着全球电气化进程加快,电池行业对镍的需求亦呈上升趋势。考虑到澳大利亚、印尼等其他主要镍矿生产国均采取“先加工、后出口”策略,主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中国若想寻找菲律宾镍矿的替代来源将面临较大挑战。
菲律宾镍矿出口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对整体运力需求影响较大。由于6月至10月为季风季节,采矿作业、港口装卸及海上运输均可能受到明显干扰。TSOP数据显示,菲律宾镍矿出口在下半年通常呈现下行趋势。此外,受春节假期影响,第一季度的采购与进口活动趋于放缓,出口亦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通常在季度末会迅速回升。
菲律宾航运市场呈现超灵便型船需求领跑各船型的态势。若此前提出的镍矿出口禁令生效,短期内船舶需求或将因供应链调整而下滑。但鉴于该禁令已被否决,预计船舶运力需求将保持稳健态势,仅随季节性规律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出现放缓。
需求展望
受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出口市场表现强劲的支撑,菲律宾镍矿的海运需求,尤其是超灵便型船的装载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并具备良好的中长期增长潜力。短期来看,由于中国不锈钢库存高企,企业可能采取减产保价措施,进而导致镍矿进口量下降,从而抑制船舶需求。此外,季节性因素也将对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第一季度的需求形成压制。
关键结论
禁令撤销意味着中菲镍矿贸易将维持现状。考虑到中国基建升级带动的不锈钢生产及电池制造业的旺盛需求,镍矿需求前景依然乐观。这些中长期驱动因素将支撑菲律宾对船舶运力需求的增长。就镍矿海运量而言,超灵便型散货船或将成为需求增长的最大受益者。